失眠治療|針對性治療同時改善 失眠與情緒病

醫健人物

發布時間: 2024/08/16 10:32

最後更新: 2024/08/16 12:24

分享:

分享:

失眠困擾許多都市人,然而背後的成因可能非常複雜,更有機會是因情緒病而引發,如未有對症下藥,患者或會跌入惡性循環,加劇失眠及負面情緒。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提醒情緒病患者,過度服用安眠藥或會造成依賴並衍生戒斷症狀,建議他們可因應病情,選擇能同時處理失眠及情緒問題的藥物,「治標又治本」地根治問題。

最新影片:

精神科專科醫生林震指出,導致失眠的原因眾多,部份個案可能是因生活日夜顛倒,生理時鐘出現問題所致;然而,失眠也可以是抑鬱症的其中一種病徵,尤其當患者感到壓力時,腦內的神經傳遞物質例如血清素、多巴胺、去甲腎上腺素及褪黑色素等分泌失調,便會引發情緒反應,除了使患者難以入眠,更會出現容易睡醒及早醒等情況。

自行使用安眠藥 可令問題惡化

很多時候,失眠人士會自行服用安眠藥,期望改善睡眠問題,然而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,這可能既不治標,也不治本。林醫生解釋,安眠藥只能改善失眠這個病徵,至於其他抑鬱症病徵,包括負面情緒、對事物失去興趣、沒有動力,感到疲倦及集中力下降等,不會有任何改善︰「反而部份患者服用安眠藥一段時間後,有機會出現上癮現象,一旦停止用藥,便會出現手震、流汗、頭痛及心跳加速等戒斷症狀,令失眠問題惡化。」

林醫生表示,曾有一名夜班工作的患者,因生理時鐘被打亂而需服用安眠藥才能入眠,無奈睡眠質素沒甚改善,最終需要同時服用數種安眠藥。醫生仔細問症之下,發現該名患者原來因為工作及家庭問題而承受龐大壓力,一直患有抑鬱症而不自知。最終,對方需接受抑鬱症的治療,並且逐步戒掉服用安眠藥的習慣。

褪黑色素類藥物 雙管齊下改善睡眠與情緒

林醫生認為,為失眠患者對症下藥是非常重要,一般而言,如經診斷後發現失眠與情緒問題無關,通常在改善睡眠衛生與生活作息習慣後,失眠情況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;相反,若經臨床診斷,發現失眠是由情緒病引起,則需選用合適藥物,務求同時處理到情緒病及失眠問題。剛才提及,情緒病是源於大腦的神經傳遞物質分泌失調,治療的理念就是調節這些物質,當它們的水平回復平衡,病徵便會消失。

針對同時有失眠及情緒病問題的個案,林醫生指可以選擇一些同時有助睡眠及抗抑鬱的藥物,例如透過調節褪黑色素或其他神經傳遞物質,從而改善病人的生理作息,有抗抑鬱的效果之餘,同時亦能幫助睡眠,雙管齊下地幫助患者改善情緒與睡眠情況。

林震醫生提醒,情緒病包括抑鬱症及焦慮症的治療有多種不同方案,各有不同成效、副作用及風險,患者應與主診醫生討論,再按個人情況包括身體狀況、病情及承擔能力等,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。

精神科專科醫生林震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

撰文 : 林震 精神科專科醫生

欄名 : 健康專家專欄